?秋季养胃药膳推荐:
许多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和对待疾病不正确的态度,都会加重胃病的恶化。我们即将告别胃口不佳的夏日而迎来胃口大开的秋天,如何从精神情志、饮食起居方面加以调护,笔者仅就此话题浅谈一二。
胃痛为胃病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中医学常常以此命为病名,相当于现代医学之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出现上腹部疼痛,兼有脘腹胀闷,甚则见胀痛攻窜、泛酸烧心,多与情绪恼怒、焦虑、抑郁有关,中医称之为肝胃不和或肝气犯胃。
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情志所伤对胃病的负面影响,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很多。《黄帝内经·素问》篇中就记载“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文中的“木郁”即为肝郁,诠释了消化不良、胃部不适源于情志抑郁所致。元代医家朱丹溪发展完善了肝主疏泄说,进而指出情志心理因素为胃病发生的一大诱因,总结了“肝郁气滞”、“肝气横逆”、“肝气犯胃”等一系列古代心身医学治疗胃痛的辩证思路,并指出了“柔肝护胃”的治疗方法。
关于胃脘痛属于与社会心理因素相关,这方面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情绪剧烈波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多,会使胃肠功能发生障碍,血管收缩,引起胃部不适。而胃痛患者又多具有典型的性格缺陷易患素质特征,易发生焦虑紧张,怒而不发,郁而不伸,往往会加重胃病。
中医学将胃痛发作常解释因烦恼郁怒、情志不遂,进而影响胃之通降功能。还记得我做学生时,侍诊已故中医名家周志成老先生的一则往事,当谈到胃病从肝论治时,老师曾举了个形象的说法,“本已饥肠辘辘的你,由于做错事,让妈妈批评了,心中自然不快,顿感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这即为肝气犯胃的发生发展。“六腑以通降为顺”,肝气横逆,阻隔胃之顺降。因而胃气壅滞,轻者胃胀,重者胃痛;胃气上逆则出现嗳气酸腐、恶心、呕吐、呃逆等症;气郁化火则烧心泛酸。日久气滞血瘀伤络,甚则出现胃出血。
由此可见,从精神方面养胃,首先应注意增强自身对治疗的信心,其次要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医生和家人也应帮助患者培养起较灵活的愉快情绪和适应社会的行为模式,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工作环境。患者还可以尝试进行太极拳、太极剑等体育锻炼,配合音乐疗法以移情怡性,适当参加有益身心的社会活动。
从食疗方面,秋季养胃可试用“谷芽麦芽煲鸭肫”这道药膳来调理消化、养胃护胃。作法为:首先洗净肫(zhun鸭胃的意思)的内壁,不要剥去鸭肫衣(因衣有增强消化力的作用),然后取麦芽、谷芽各50克,共入瓦堡内,加水4碗,文火与鸭肫共煲成一碗的量,放温后可服用。本品对治疗饮食积滞、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有很好的作用,尤其针对治疗老人和小孩的脾胃虚弱、消化缓慢。因麦芽中含淀粉酶、磷脂、维生素B等,有消食、和中、下气的功效。鸭肫有增强脾胃功能、帮助消化的作用。但应指出的是此品孕妇忌服。
综上所述,胃病形成的主要因素不外情志、饮食起居方面的违理,而这些恰又关系到治病疗效,所以必须谆嘱患者要注意情绪乐观,忌恼怒、忧思,饮食要有规律,忌久饥过饱,忌酒辣油腻,生冷硬食,起居要寒温适时,生活有序。这些当然也适用于人们秋季的养生了,切勿因胃口变佳而暴饮暴食,正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感受外界事物的主要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眼病也会出现,常见的有目干涩、目痛、目痒和目内眦充血等。这里向朋友们介绍几种眼睛的自我保健疗法。
1.晨起喝一杯加了菊花的绿茶,不仅清香润口、提神醒脑,而且绿茶和菊花均有清肝明目的作用,对治疗目赤和目昏颇有疗效。
2.如果眼睛经常有血丝或突然有小范围充血,可以用1/3或1/2张新鲜的荷叶煮水喝。荷叶能解暑清热、升发清阳、散瘀止血,可消除眼睛中的血丝和充血,使眼睛明亮。
3.若目赤肿痛或目赤障翳,可用一两新鲜的车前草煮水饮用。此草具有清热、利水、明目的功效。
4.经常按摩眼眶和面部。人体五脏乱六腑的许多经脉都经过面部和眼睛,每次按摩10分钟,每天数次,持之以恒,不仅对眼睛有保健作用,对整个人体的健康也大有好处。
5.用艾条炙足三里、曲池和合谷这三个穴位,每星期两次,可起补益肾气、清热利湿、调和营卫、明目退翳之功,使人神清气爽、精神饱满。
图文嵌入广告